其他

没有仪式感的家庭,很难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

2017-05-18 石蔓芸 第二书房阅读空间


我小的时候,每到过生日那一天,爸妈都会陪我去照相馆拍一张两寸的黑白照片。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我18岁。每次和父母一起翻看相册的时候,我都能感受到父母对我浓浓的爱意,回忆起每一张照片背后的点点滴滴。


现在,这个传统延续到了我女儿的身上。在她生日那天,我们一家三口都会精心打扮,一起去大北照相馆拍照片,一张她自己单人的黑白照,一张一家三口的黑白照合影。至今,已坚持三年。


我们喜欢在晚上温暖的灯光下,翻看这些照片,说说这几年的变化,回忆着孩子成长的点滴。女儿很乐意听她自己“小时候”的故事,也喜欢趁机问问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。


那一刻,孩子曾经的哭闹也变成了珍贵的记忆,生活里的一地鸡毛也变成了联结家人的纽带。氤氲在心里的,都是爱的感受。


虽然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活动,但已经成为我记忆中的珍宝。我相信,对于我的女儿,亦是如此。


我很庆幸我的父母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设置了这样一种“家庭仪式”,并作为一种家族传统延续下来。这种“仪式感”将家中所有的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,让家人平常难以言说的情感表达出来,彼此接纳、认可,并从中获得力量。

为什么仪式感有这么神奇的作用?


在《小王子》里,圣埃克苏佩里通过狐狸和小王子的对话,精妙地解释了“仪式感”:


你最好是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出现,比如说你是下午四点来,那么从三点开始,我就会变得非常快乐。越是接近我们约好的时间,我就越觉得幸福。到了四点,我已经又激动又有点紧张了:这时候我领略到的,是幸福的代价!假如你随时都有可能出现,那么我永远都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给自己的心穿上一件外衣……


由此,我们看到:仪式感演化出来的是时间感、存在感和被需要感。


生活中大多数时候是平淡无奇的,今天和昨天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,苦恼的依然苦恼,烦心的依然烦心。但因为某个“仪式”的存在,让你觉得一切又重新开始了,仿佛与过去的时光做了一个了断,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。我想,这就是仪式感的心理学意义。


绝大多数中国家庭重实用。会认为“仪式”繁琐,矫情,是花拳绣腿,毫无用处可言。于是更喜欢埋头过日子。


很努力,很拼命,很多的小心翼翼和牺牲,有时候甚至会用尽洪荒之力。


但事实上,对于很多家庭而言,一起做一件彼此都不烦躁的事情,胜过很多所谓的“为家庭牺牲”。 

美国亚特兰大日报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调查,发现在家里“gathering stories and memories”(收集故事和回忆)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学业事业上的成就。


在美国,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仪式感,比如说,家庭特殊聚会时会有特定的流程和衣服穿着;听音乐会时会穿正装,显示对音乐和生活的尊重。 


那么在中国呢?是不是也有一样的仪式感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没有这种所谓的仪式感。


想起小时候,每到春节,爸爸和妈妈就带我们兄妹几个去集市上购买年货,弟弟会有几串红色的小鞭,而我会有一支粉色或者红色的头花。买来的新衣服会放在床头枕头旁,内衣裤都要换上新洗的,第二天天微微亮,外面的鞭炮声一响起,我们会急急地穿好新衣服,给爸爸妈妈磕一个拜年的头,得到一个充满神秘和喜悦的红包…… 


而现在,物质的极大丰富冲散了这些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仪式感:端午节我们不会跟孩子一起包粽子;清明节我们不会带孩子去扫墓而是去国外旅游;中秋节我们不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,顶多多做两个菜吃,似乎这一天跟其他的任何一天没有什么不同……


我们的生活为什么需要仪式感?


因为我们的孩子长得太快,快得仿佛一眨眼,就会迎来与他们的分离。我们所能希望的,是在他们最依赖我们的时候,给他们最丰富和动人的体验和仪式感,当他们有一天长大了,会为自己经历过的家庭时光感到幸福,会更有勇气和安全感面对自己的人生。


尤其是家庭传统,它给所有家庭成员留下的回忆和带来的幸福感是源源不断的,不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改变。

家庭仪式不分大小,从日常的小事中创造“仪式感”,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你家的仪式:


1

在特殊的纪念日去照相馆拍全家福。比如孩子生日、春节团聚等,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一个稳定、有爱的家。


2

早起互道“早安”,睡前互道“晚安”,出门前相互拥抱。让孩子明白自己也能给家人支持。


3

每晚的睡前故事、亲子阅读时光。让孩子带着爱和温暖进入梦乡。


4

家人围坐一起关掉电视聊天。互相说说彼此的事情,让孩子学会倾听与倾诉,学会分享与分担。


5

一家人一起准备晚餐,并共进晚餐。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懂得:爱不止要说,也要行动。


6

 出席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活动,如家长会、校园运动会、演出等。让孩子相信,家人一直陪伴在身后。


将这些能带给孩子美好记忆的事情当成家庭小仪式后,慢慢地,它会印刻到孩子和我们的生命之中,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,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。


找到属于你家庭自己的小仪式吧,固化它、美化它。坚持下去,成为家族传统!

文章来源 | 微信公众号“积木育儿”(jingguanyuer),转载已获授权。

更 | 多 | 阅 | 读

转载:请自行注明以上相关信息

特别声明:本文转载旨在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。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平台开篇注明的文章来源信息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,请与我们联系。

↓点击这里,成为更好的自己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